
江泽民:名牌战略的核心是 “名实循环”
跨国公司有三大优势一一资本优势、技术优势、管理优势;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也有三大优势——产业基础优势、本土市场优势、劳动力优势。我们要把跨国公司的三个优势和我们的三个优势结合起来,创造自己的知名品牌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,在国内外市场提高竞争能力。要把创造知名品牌放在工作的第一位。企业名牌战略的核心是“名实循环"。所谓"名实循环”,就是善于以实造名,以名促实,要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,扩大品牌影响力,提升品牌竞争力。

胡锦涛:品牌战略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
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,必须立足以质取胜,品牌兴国。要大力支持企业在研发、生产、销 售、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国际化合作,引导企业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,培育先进的品牌文化,实施强有力的品牌战略,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,培育和造就一大批中国民族工业品牌。这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项重要的,长期的基本国策。

温家宝:品牌是国家国力的象征
在经济全球化时代,品牌已成为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,国家竞争力的强弱,取决于企业国际竟争力的强弱。为什么美国全力支持自由经济和全球化?因为它在全球化经营拓展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,这是他能够得以长足发展的一个领域。美国的大公司、跨国公司最多,全球营销能力最强,品牌竞争力也最强.它们在世界500强中占据了全球生产企业的40%,国际贸易的50%,国际技术转让的60%。我们必须努力打造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,增强国家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。

朱镕基:中国要走加速品牌创新之路
中国有很多老品牌,包括百年老店也有不少,但我们却不拥有世界级的知名品牌,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。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,不是没有能力创造世界品牌,而是我们的品牌意思还没有复苏。中国要加速走品牌创新之路,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。

王岐山:质检总局肩负着培育品牌的重任
国家质检总局是我国改革开放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的产物。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,这个部门的作用开始凸现出来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质检工作会越来越重要。国家质检总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,在推动又好又快发展,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,实现速度、结构、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方面发挥重大作用。

支树平:《中国品牌》杂志社要做大做强
《中国品牌》杂志社,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系统的喉舌,要认真不懈地做好两件事,―是要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,下大力气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质量意识,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来抓,推进我国品牌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。二是要充分发挥新闻监督功能,认真配合各地、各级质监系统工作,对不重视质量的单位和个人加强鞭策,引导全社会重视质量,决不能因为利益的短视轻视质量,危害社会。通过正面的引导和稽査,规范市场行为,抑制恶性竞争,培育优势品牌,不断提升我国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。

林宗棠:中国品牌策略推广中心责任重大,任重道远
中国品牌策略推广中心,责任重大,任重而道远。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、国务院品牌强国战略,下大力气帮助中小企业强化品牌意识,实施品牌战略,提升品牌价值,走出产品价格战的恶性怪圈。策略中心要深刻领会党中央、国务院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品牌战略的规划精神,要把扶持和帮助千万中小企业创建品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,培育更多、更强的民族自主品牌,在我国十二五强国战略推进的伟大洪流中,争取最大的作为。
|